【衛教宣導】嬰幼兒溢、吐奶怎麼辦?

14 Jan 2025
【衛教宣導】嬰幼兒溢、吐奶怎麼辦?

嬰幼兒溢吐奶是非常常見的現象,尤其在出生後的前幾個月。這通常是因為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成熟,胃與食道之間的括約肌力量不足,導致奶水容易逆流。當奶水從鼻子流出時,雖然看起來驚人,但只要處理得當,通常不會造成嚴重問題。

???? 溢吐奶的常見原因

  • 餵奶過量或過快:寶寶胃容量小,餵太多或太急容易造成反流。

  • 吸入過多空氣:奶嘴孔洞不適或姿勢不當會讓寶寶吸入空氣,導致脹氣與吐奶。

  • 胃食道逆流:屬於生理性現象,隨著成長會改善。

  • 餵奶後劇烈活動:如立刻換尿布、搖晃或玩耍,會增加腹壓。

✅ 預防溢吐奶的技巧

  • 餵奶時保持安靜與緩慢,採少量多餐。

  • 餵奶姿勢正確:讓寶寶頭部高於胃部,呈45度角。

  • 拍嗝排氣:餵奶中途與結束後都要拍嗝,幫助排出空氣。

  • 餵奶後保持直立或半直立姿勢20–30分鐘

  • 選擇適合的奶嘴孔洞大小,避免流速過快或吸入空氣。

???? 從鼻子溢奶的緊急處理步驟

  1. 立即將寶寶臉與身體側向一邊,讓奶水自然流出,避免嗆入氣管。

  2. 拍打背部::用空心掌輕拍寶寶背部,幫助排出氣道中的奶水。如發現嬰兒憋氣不呼吸或臉色發紺,應立即將嬰兒俯臥並用力拍打背部(註:托嬰中心需立即送醫,寶寶拍打背部容易引起爭議)
  3. 使用吸球清潔口鼻(註:此吸鼻器為侵入式,托嬰中心無法使用。)

    • 先壓扁吸球,放入口腔吸出奶水。

    • 再吸出鼻腔內殘留的奶水。

  4. 觀察寶寶呼吸與臉色

    • 若出現憋氣、臉色發紫,立即俯臥並用力拍背。(註:托嬰中心需立即送醫,寶寶拍打背部容易引起爭議)

    • 若呼吸困難或持續不適,應立即就醫。

???? 何時需要就醫?

  1. 每天出現噴射式吐奶超過1–2次。

  2. 吐出黃綠色或帶血絲的奶水。

  3. 吐奶後活動力下降、體重不增或減輕

  4. 出現呼吸急促、臉色發紺等症狀。

忘記了你的密碼嗎?提醒您,登入帳號是寶寶身份鎮帳號喔~若無法登入,請撥打服務專線04-22235193,與我們連絡。